“我知道你们第二季已经拍好了对吧,速速抬上来”
近期在B站热播的古装悬疑爱情剧《金昭玉醉》以“双强复仇”“姐狗/伪骨科设定”踩中大众情绪开关,“OE”钓系结尾更将催更情绪拉满,原班人马、第二季火速上新的呼声不断。
当会“整活”的创作者遇上会“说话”的观众,弹幕早已成为观众与剧集互动的“第二现场”:
有人把女主签下和离书的动作调侃成“古代版盖骑缝章”,将男主得知真实身份后的情绪爆发桥段封为“桌面清理大师名场面”;更有细心观众发现,“喜子丸子”中藏着导演喜子的“冠名”彩蛋。
人人为爱发电的网络语法中,《金昭玉醉》毫无疑问成为今年横短市场黑马。这部剧不仅刷新B站2025剧集播放量最快破亿纪录,更在平台综合影视榜、电视剧榜、会员榜三大核心榜单上蝉联TOP1;非会员收官阶段,播放量仍保持强劲势头,剑指2亿大关。放眼全网,其热度同样不容小觑:微博就拿下255个热搜,抖音主话题斩获3.7亿播放量,全网累计热点超354个。
这份亮眼数据的背后,藏着横屏短剧行业的一次重要突破——它打破了短剧“圈层化传播”的固有局限,不再只依赖年轻用户群体,而是凭借扎实的内容质感触达泛电视剧用户大盘。
当多数横屏短剧还困在“小成本、快周转”的流量逻辑里时,《金昭玉醉》用数据证明:短剧也能兼具“爆款爆发力”与“长线口碑力”,更在叙事、美学、情感表达三个维度,完成了对短剧品类的重新定义。
从垂直赛道到泛用户大盘的跨越
“金昭玉醉”承载的行业现象,在它的数据维度可见一斑:
作为播出主阵地,《金昭玉醉》在B站实现“全维度登顶”,“爆剧”标配背后,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它在播出周期内的长线吸引力:“霸榜”时长横跨热播期,高会员转化率和长周期点播数据,印证了其对平台用户的强存留能力——观众不是“刷完即走”,而是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,甚至反复回看。
放眼站外的微博端,剧集热度指数位居热播榜TOP3,甚至在待播阶段就提前跻身TOP2,更是同期唯一一部触达大众视线并居高位的横屏短剧。话题讨论也从单纯的剧情走向深入,延伸至“中式美学构图”“双强人设”等垂直领域,真正实现了从“流量热度”到“内容热度”的转化。
著名景点之
这里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横屏短剧的《金昭玉醉》凭借“圆房戏”名场面精准戳中观众爽点,它的出圈一改横短剧“卷尺度”的眼球逻辑,而以萧仞、陆昭真实的情感递进戳中观众的“爽点”,反映出当下观众对艺术克制的亲密戏浓烈的情感需求。
抖音主话题3.7亿播放量的背后,则是“非B站用户”的大量涌入——剧中“影子抱”“陆昭坠楼”等名场面被剪成二创视频,自发传播至泛娱乐用户圈层。可以说,正是因为“多元获客渠道”,让横短剧的传播逻辑发生了本质的迭代——观众愿为感兴趣的内容驻足,而无关其内容形式,不论是先声夺人的视听享受,还是一击即中的情绪共振,只要极致长板够多,能够触达受众最大公约数的触须便越广。
在这一维度上,《金昭玉醉》在云合数据榜单的成绩也是有力佐证:《金昭玉醉》不仅6次进入短剧霸屏榜TOP2,更以8.6%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,与传统长剧集同台竞技。这一数据意味着,每100个观看网络影视内容的用户中,就有近9人看《金昭玉醉》,打破了“短剧受众与长剧受众割裂”的固有认知,证明优质短剧完全具备撬动主流影视市场的潜力。
如果说从前看短剧是为了图快,《金昭玉醉》与长剧比肩的沉浸式追更现象,无疑在释放一个行业信号:从快餐到正餐,短剧的变化正在发生。
爆款背后的“横短方法论”
《金昭玉醉》的出圈,本质是内容为王在短剧赛道的落地生根。一句话总结:它回归创作逻辑,用诚意满足观众“吃点好的”的诉求;它给观众递笔,用创意满足观众“我也来说”的表达欲。
先来插一句题外话,仅萧仞耳后垂着的发饰坠子这一“神来之笔”,已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延伸出“上链接,求同款”“制作教程”“佩戴教程”等格式讨论,甚至有网友“理讨”改为耳饰是否会失去神韵,认真的劲头更见真心。
网友二创(图源水印)
话说回来,让见多识广的观众上头至此,《金昭玉醉》最大的创新在于敢破敢立——它打破短剧常见的“甜宠”“悬疑”单一主线,构建了“复仇 救赎”的复合型剧情,跳出“重生即开挂”的俗套,建立三重叙事张力。
第一重是身份反差。一个是宁舍一半寿数也要换“阿姐”回来的巡天门少门主萧仞,一个是眼盲心善为人鱼肉处在生死边缘的侯门夫人陆昭,就在观众明知“魔丸”“灵珠”因宿命注定相连的时候,“一体双魂”的奇幻设定让情感的归属平添张力:当“替身文学”遇上“病娇忠犬”,萧仞如何面对陆昭身体里住的两个灵魂,他爱的是阿姐还是阿昭?当“小白兔”化身“复仇女神”,萧锦玉如何帮助陆昭完成复仇,实现爽感打脸?
“计中计,局中局”名场面
第二重是情感拉扯。双商在线、战力拉满的“伪骨科禁忌恋”无疑令CP粉们上头又走心。萧仞与陆昭这对既是复仇路上的盟友,也是倾心相付的知己,直到萧仞作为“叛国臣”宋楼之子的身份曝光,两人的情感牵绊从个人情爱上升到家国责任,相爱容易相守难的情绪共振再度紧密链接观众,实现高纬度共鸣。
观众在弹幕中对
第三重是智谋暗线。楚王司徒羡并非脸谱化反派,他觊觎陆家财产可恨,和柳映雪“渣男渣女真感情”的反转可悲;九皇叔司徒星渊以温润形象示人,实际上却因妹妹妙禾惨死而困于仇恨,逐步沦为通敌叛国的罪人。这些支线角色不仅在其故事线上拥有了完整的生命,更令萧仞、陆昭的情感递进和命运转轨愈发有张力和不确定性,进一步丰富全剧的观感。事实上,连凌肃、芍药等也并非“工具人”,俨然“没有他俩这个家得散”的可爱,令全剧形成“主线紧凑、支线丰满”的叙事闭环。
《金昭玉醉》的视听美学
在影像维度,欢娱影视签约导演喜子在镜头语言上的巧思,成为剧集“出圈利器”。萧仞出场时的逆光剪影、陆昭坠楼时的慢镜头构图,将中式美学中的“留白”“对称”充分融入叙事。导演深谙大面积色块产生的“一语双关”视觉冲击,楚王府内垂下的红绿色幔帐影影绰绰,烘托“纸醉金迷”的情欲氛围,更营造出有人窥伺的紧张凝视;萧仞、陆昭齐心营救沦为暗娼的女性同胞,萧仞男扮女装混入其中,华丽妩媚的扮相属实一眼望去雌雄莫辨,属于以假乱真、毫不降智的“有效变装”,惊喜之余更令人信服。
足以以假乱真的
除此之外,“隔纱吻”“落雪吻”等剧中名场面,无一不将含蓄克制的中式情感表达发挥到极致,尤其行至结局的“落雪吻”,更令“他朝若是同淋雪,此生也算共白头”的浪漫具象化,成为值得反复回看的“细糠”。
网友对剧情的讨论
情感熨帖,眼睛友好的基础打牢,《金昭玉醉》自然成为观众口口相传的“社交货币”。社交媒体平台上高频出现“质感像电影”“剧情不拖沓”“镜头美学绝了”等评价,甚至有网友逐帧分析“萧仞头发变白的速度”“不同场景的光影隐喻”,形成“主动解读剧情”的传播热潮。这种“观众深度参与”的状态,远比单纯的流量数据更具价值,让观众“上桌”参与创作的深度互动,也令《金昭玉醉》完成从“数据爆款”到“口碑爆款”的迭代。
合作共创的长远价值
《金昭玉醉》的成功,离不开B站与欢娱影视的“精准契合”。B站始终瞄准“有质感、有态度”的内容,而非盲目追逐流量。当其他平台扎堆“甜宠短剧”时,B站却选择深耕“女性成长”“中式美学”等垂直领域,这种“不跟风、重原创”的选剧逻辑,让其在长视频平台纷纷加码短剧时,走出了差异化路线。
《金昭玉醉》由欢娱影视导演喜子执导,欢娱影视创始人、总经理杨乐任出品人,合作的默契可追溯到《双镜》《珍馐记》,从服化道细节到剧情节奏,都延续了“精品化”的创作共识。当B站的“社区属性”遇上“越扒越有料”的内容,便形成了“1 1>2”的传播效果:平台为观众提供了互动讨论的土壤,而内容本身又激发了观众的创作欲,最终形成良性循环。
这种“平台懂用户 创作者懂内容”的合作模式,还有着更深远的行业意义——它证明短剧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“短平快”,而是用精品内容匹配用户需求。当平台愿意为优质内容投入资源,创作者愿意在细节上打磨品质,短剧就能摆脱“粗制滥造”的标签,真正走进主流影视市场。
《金昭玉醉》的破圈,也为横屏短剧行业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:内容市场和观众需要的是多元多样的内容形态,无关长短、横竖。而要在垂类赛道中跑出自己的节奏,就需要具备“六边形战士”的全面优长——既有扎实的剧情,又有高级的美学表达,还要能精准击中观众的情感需求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短剧的“精品化”已是必然趋势。
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更多像《金昭玉醉》这样的优质作品出现,横屏短剧或将迎来真正的“黄金时代”。而这部创下B站最快破亿纪录的剧集,无疑是这个时代的“启幕者”。